随着经济发展,“康复人才”这一概念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受了伤,有了残疾,或者精神上出现病患,都需要康复医师。而从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康复医疗人才告急,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和处理,目的是使伤病员和残疾人尽量恢复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或能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医学在医疗上的实践主要靠康复医师、康复师和康复护士来实施。其中康复师负责执行具体的康复任务,包括物理、作业、语言。
现代康复医学从20年前被引进国内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专门人才供不应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执行理事长汤小泉在近期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会议上透露,按估算,我国需要康复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全国1.2亿老人中的50有康复需求。但从“七五”以来,我国接受过康复的人只有1000万。
人才匮乏是康复滞后的重要原因。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师。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这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获得康复理疗师卫生人才证书,可作为在医疗机构的康复理疗科、各种康复理疗中心、各种保健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美容中心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相关工作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