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苏联?
太原
[切换城市]

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苏联?

更新时间:2016-12-12 17:05:06 浏览次数:72次
区域: 太原 > 小店 > 坞城
(中国奥盟网 ww***ng***
是装备制造业综合性 服务平台,为机械设备企业提供宣传推广等售前服务、售后与维修服务
微信公众号:aomengwang 欢迎您关注订阅)
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苏联?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曾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大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随即世界进入两极格局,那时候应该是苏联强大的时候,在国际战略局势上攒的一手好牌,美国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威胁,不仅是军事装备上,在技术革新上也依然如此,就像两个对手狭路相逢,为了更强大而进行内外部的创新。
熟知互联网是美国网络的演化,但很少人意识到首次尝试建立民用网络、用于经济管理的国家是苏联。但即便苏联人的设想比美国人提出的更早,这个红色政权直到解体也没能让自己连上网,当年苏联科学家搞得虚拟网络国度并没有为苏联带来技术革新的硅谷,野心勃勃的全国自动系统也终无果而终。不置可否导致苏联互联网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资金问题、网络与民用网络的隔离、部门与部门间的利益之争…….但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莫斯科。简单地表示,建立全国性计算机网络的时候,社会主义者考虑了个人的私利,而资本主义国家动用了高级别的管理能力。
磅礴计划的落空
1959年,苏联军方科学家阿纳托利·季托夫向赫鲁晓夫写信,提议改造当前的网络,让非军方人士在军队不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通过该网络管理命令经济,甚至允许民用的用途。不幸的是,上级截下了季托夫的信,认为这种向民众开放军方资源的想法十分危险,并将他开除军队,由此苏联人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1962年,被《纽约时报》称作“苏联控制论之王”的科学家维克多·格鲁式科夫公布了一个使用全国性网络进行共产主义国家管理的磅礴计划。但是即便他为该计划奋斗到了1982年自己的逝世,这个恢弘构想也没能称为现实。
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苏联?

格鲁式科夫(左)与他的同事在基辅控制论研究院。
格鲁式科夫提出了一个简称为 “全国自动系统”的“苏联用于收集和处理有关国家经济的核算、规划和管理信息的自动系统”。他提议,在现有电话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用30年的时间逐步建设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分散控制式计算机网络,对整个计划经济体内的信息流进完善的管理。他坦言这个计划将在15年内耗资超过200亿卢布。项目的终目标是实现专家统治的“电子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实验进一步靠近共产主义。
但终这个计划死于全国各个阶层的领导者之中,因为他们害怕建立网络联系之后会撼动自己的利益,所以苏共在80年代后期彻底放弃了建设统一网络的尝试。
反之美国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得到了各个州政府的财政支持,20世纪70年代阿帕网商业化之后,美国网络上的每个用户节点都成为了计算机“大脑”的一部分。而苏联因为各个地方阶层的私利冲突,坚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直到80年代末也没能连上网。资本主义的美国则利用了统一到位的管理方式,让信息舒畅流通,终给人类带来了互联网。
为什么互联网没有诞生在苏联?

1969年10月29日,一串信息从加利福尼亚大学发出,纵贯加利福尼亚到达斯坦福。世界上主机对主机的链接建立了起来,现代互联网的前身——美国阿帕网(ARPANET)就此诞生。此后美国迅速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并开始寻找利用这个系统的方法。他们找到了“Internet”。
互联网发明前人们深知网络的力量。美国人期待着高等院校间的连通能促进科学发展,苏联人相信密不透风的管理将给人们带来共产主义的荣光。但作为20世纪对生产力影响大的创造之一,互联网的威力是未被预见的。
互联网自由开放,我们到现在也没能完全发掘出它的潜能。
(中国奥盟网 王佳)
太原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5月21日
注册时间:2016年07月07日
UID:306854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