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天才少年曹原及成就
太原
[切换城市]

天才少年曹原及成就

更新时间:2019-11-01 13:34:10 浏览次数:45次
区域: 太原 > 小店 > 坞城
在每年的《自然》杂志封面中,都会有一期以巨型数字10占据核心位置,表示共计10位科学家上榜的。2018年的封面,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再仔细看,整个数字“10”由2层蜂窝状的小小正六边形填涂而成,分别为红色和蓝色,两层之间有微小的夹角,使得图像出现了重影。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而这个封面图片所展现的成果是中国的22岁天才少年曹原,他凭借自己的科研发现,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荣登世界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年度科学家之首!而他也是该杂志创办149年来,获此殊荣年龄小的科学家,还是中国小在该杂志以作者刊登学术论文的科研工作者。《自然》杂志在年度文章中介绍他为:“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为什么会震惊全世界呢?

在世界能源史上,电力的传输过程中,能源损耗巨大。目前使用的传输材质中,大约7%的能源热是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掉的。这是世界上所有能源公司一直头疼的问题。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了一种能够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命名为“超导体”。因为这项发现,昂内斯荣获诺贝尔奖。但令人遗憾的是,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环境必须在冷却至零度(零下273摄氏度)。这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因此这一科研成果无法付诸实践。

此后的107年,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一直希望研制出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科学家曹原的出现。他通过7个月的反复实验,克服重重困难,打破了世界107年来的超导体魔咒!

2018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

在曹原发表论文之后,短短9个月,石墨烯的初步商业化应用已经落地。以手机为例,一旦安装石墨烯电池,手机的充电时间将被缩短为16分钟的闪充。以此为基础,曹原的发现将极大的促进电子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在能源传输方面,将为全球能源行业省下数千亿的资金。
太原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6小时前
6月22日
6月20日
6月18日
6月12日
6月11日
6月8日
6月6日
6月5日 刷新
6月5日
注册时间:2019年09月25日
UID:645516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